恒指跌1.1%
编者注:我们非常感谢你提出宝贵的意见。你的建议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产品,使炒股得心应手!
本周,港股市场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恒生指数全周累计下跌1.1%,恒生科技指数大跌4.1%。前三个交易日,市场在提振消费政策暖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超预期,以及科技产业逻辑等利好的驱动下震荡上行,推动恒生指数突破24000点大关,创出2022年2月14日以来新高。但后两个交易日,美联储鹰派利率决议与特朗普关税威胁形成共振冲击,叠加部分科技龙头及消费电子企业业绩不及预期,触发外资加速撤离,最终恒生指数失守24000点,全周振幅达5.4%。
美股方面,截至周四,标普500指数上涨0.4%,道琼斯指数上涨1.1%,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4%。宏观方面,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月份零售销售环比仅增0.2%,不及预期,前值由-0.9%大幅下修至-1.2%,创2021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引发市场对消费者支出放缓的担忧。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可能推高物价,加剧通货膨胀。利率方面,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会后公布的经济展望显示,美联储官员全面下调今明后三年GDP增长预期。其中2025年的预期增速大幅下调0.4个百分点至1.7%。另外,还略为上调今年失业率预期,上调了今明两年的PCE通胀预期以及今年的核心PCE通胀预期。其中2025年的核心PCE通胀预期上调幅度最大,上调0.3个百分点至2.8%。就业方面,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3月1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3万人,高于前值,但略低于预期,前值由22.0万人修正至22.1万人。截至3月8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89.2万,低于前值,但略高于预期,前值由187万人修正至185.9万人。
A股方面,本周沪深300指数在前三日维持横向整理格局,但后两日空方力量显著增强,急转直下,下跌2.3%。全周成交量持续低迷,各交易日成交量均低于50日均量水平。市场目前处于升势受阻之中,短期技术面承压,周内相继失守21日及100日均线支撑。后续需重点关注50日均线支撑力度,若该关键位失守,则可能进一步下探。若获得有效支撑,则反弹后的阻力位位于本周三的高点4025.30点。宏观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9%,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加快增长4.1%。社融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8.7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9.29万亿元,同比多增1.32万亿。货币供应量方面,截至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至320.52万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0.1%至109.44万亿元,流通中货币(M0)余额同比增长9.7%至13.28万亿元。1-2月净投放现金4562亿元。M2-M1剪刀差扩大至6.9个百分点,较上月进一步扩大0.3个百分点。政策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促进居民增收、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大宗消费升级等30项措施,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方案重点围绕工资性收入增长、财产性收入拓宽、农民增收等渠道提升消费能力,并通过优化城乡消费设施、减少消费限制、加强政策协同等举措,着力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利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3.1%,5年期以上3.6%,与前值持平。
龙头股本周下跌。【港股33】本周平均下跌0.2%,我们的【港股精选】本周上涨1.4% (详情见相应版块)。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来,【港股33】平均上升721.0%,而恒指涨18.0%。
在我们的香港33中表现最好的是元征科技(02488),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汽车诊断设备制造商及全球车联网核心技术企业。股价本周上涨26.2%。当前每股收益评级99,相对强度评级为98,机构流入流出评级A-。
我们的港股市况为上升趋势。
从技术面观察,目前5日、21日、50日、100日及200日关键均线虽维持多头排列,但受周四、周五放量下跌冲击,指数相继跌破5日及21日均线支撑,且下跌过程中量能呈现递进式放大特征,表明短期趋势虽未完全破坏,但上涨动能显著衰竭,资金分歧加剧。南向资金方面,本周共计净流入230.25亿港元,虽延续之前的净流入态势,但规模较前期大幅缩水,显示市场情绪趋于谨慎。综合来看,短期市场需消化政策预期落差及外部扰动因素,不过中国经济基本面企稳及科技产业升级的中长期逻辑未变。需警惕外部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与理性,避免盲目追涨,应优先关注那些业绩超预期且技术形态稳健的个股,以稳健的策略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您对我们的每周评论有什么看法吗?如果您有任何反馈或问题,请随时电邮我们。
注意:以上所有评论信息内容只供教育参考,不应被理解为邀约、招揽,或任何证劵买卖意见及建议。
发布于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