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举措影响,全球贸易摩擦陡然升级

恒指跌8.5%

编者注:我们非常感谢你提出宝贵的意见。你的建议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产品,使炒股得心应手!

本周,恒生指数重挫8.5%,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8%。周初受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举措影响,全球贸易摩擦陡然升级,市场对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骤然升温,导致全球市场暴跌并拖累港股表现。周一恒指单日暴跌13.2%,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纪录。进入后半周,特朗普宣布对部分国家暂停实施新关税90天,叠加美国3月核心CPI同比低于预期值,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带动市场情绪出现短暂修复。与此同时,国家层面政策支撑效应显现,南向资金持续逆势净买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叠加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及增持计划,多方利好共振下,推动恒指连续4日录得反弹。尽管如此,受前期深度调整影响,恒指全周仍显著收跌。

美股方面,截至本周四,标普500指数上涨3.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5.1%,道琼斯指数上涨3.3%。宏观方面,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2.4%,为7个月来最低水平,略低于预期且较前值明显回落;环比下降0.1%,低于预期,为2020年5月以来首次转负,并创下2024年6月以来最低纪录。3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8%,涨幅连续第二个月收窄,创2021年3月以来最低,同时低于预期和前值;核心CPI环比下降0.1%,为2024年6月以来最大降幅,低于预期。此外,超级核心CPI(剔除住房服务)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3.22%,创2021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关税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多数国家暂缓实施”对等关税”90天,维持10%的基础税率;对华关税则历经多次调整,从最初加征34%后又追加50%,最终累计税率达104%。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普遍认为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通胀面临上行风险,强调完全有能力等待通胀与经济趋势更明朗后再采取行动;部分成员指出,若通胀持续而增长动能减弱,可能面临”艰难取舍”;几乎全体支持前次会议放缓缩表节奏的决策,但多数认为本次会议缺乏新的放缓依据。就业方面,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2.8万人,高于预期和前值,前值下修为11.7万人,1月数据同步下修为11.4万人;3月失业率升至4.2%,高于预期和前值。另据最新数据,4月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3万人,高于前值但与预期持平;截至3月29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85.0万人,较前值有所改善。

A股方面,沪深300指数本周下跌2.9%。本周的下跌主要源于关税问题引发全球市场周一暴跌,A股亦未能独善其身。随后四个交易日虽均录得收涨,但成交量逐日递减,周五更是跌破50日均量。当前市场处于反弹尝试阶段,技术面以200日均线为短期支撑,100日均线形成上方压力。宏观层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中国CPI环比下降0.4%,同比降幅收窄至0.1%;PPI环比与同比分别下降0.4%和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步走弱,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4%。此轮通缩压力主要源自季节性因素及国际大宗商品输入性影响。边际分析显示,消费刺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核心CPI同比转正至0.5%,供需结构出现边际改善迹象。关税博弈方面,针对美国对华关税加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将关税税率上调至84%以匹配美方最新税率。商务部同步启动三项举措: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发起争端解决程序,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等6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12家美实体实施出口管制,同时加强对中重稀土等战略物资的出口管控。外汇与黄金储备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3月末中国黄金储备达7,370万盎司,环比增长0.15%,连续五个月增持;外汇储备余额32,407亿美元,环比增加0.42%。资本动态方面,中央汇金公司公告重申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明确表示认可当前A股估值优势,并已再度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承诺未来将延续增持计划以稳定市场预期。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资平台亦同步发声,表达坚定护盘意愿,强调将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龙头股本周下跌。【港股33】本周平均下跌5.0%,我们的【港股精选】本周下跌6.6% (详情见相应版块)。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来,【港股33】平均上升685.7%,而恒指涨4.2%。

在我们的香港33中表现最好的是招金矿业(01818),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黄金全产业链企业。股价本周上涨12.0%。当前每股收益评级92,相对强度评级为85,机构流入流出评级B。

我们的港股市况为尝试反弹。

从技术面来看,周一的暴跌致使恒生指数失守200日均线关键支撑位。好在随后在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作用下,恒生指数展开修复行情,最终重新站上200日均线这一重要技术关口。市场趋势由此前的下跌趋势转为尝试反弹,当前支撑位位于200日均线,而阻力位则为100日均线。成交量方面,本周总体成交量较此前数周显著放大,但呈现逐日递减特征,至周五时已收缩至50日均量之下,显示了市场对后事态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南向资金方面,本周共计净流入822.54亿港元,创历史第二大的单周净流入纪录。综合来看,后续港股走势取决于国内政策加码力度、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变化以及美联储降息路径明确时点。当前估值洼地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提供支撑,但需警惕外围流动性反复及关税后续博弈扰动,若降息落地叠加政策红利释放,港股或迎来结构性修复。不过现阶段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理性,避免盲目追涨,应优先关注那些业绩超预期且技术形态稳健的个股,以稳健的策略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您对我们的每周评论有什么看法吗?如果您有任何反馈或问题,请随时电邮我们。

注意:以上所有评论信息内容只供教育参考,不应被理解为邀约、招揽,或任何证劵买卖意见及建议。

发布于2025年4月11日

上一篇 : 中美关系趋紧 A股市场承压

下一篇 : A股市场承压全球避险升温,特朗普关税引发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