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本周先扬后抑

恒指跌1.1%

编者注:我们非常感谢你提出宝贵的意见。你的建议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产品,使炒股得心应手!

本周,港股市场先扬后抑,恒生指数下跌1.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4%。前半周受创新药政策及消费刺激提振,但后半周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波动、特朗普加征25%汽车关税及科技股业绩分化拖累,外资加速撤离,成交量持续萎缩。国内专项债扩容预期支撑市场,但企业盈利分化明显,中芯国际营收创新高却净利下滑。行业方面,创新药板块领涨,黄金避险属性升温;AI算力受高盛下调预期压制,智驾概念逆势活跃。外围扰动加剧,美债压力及关税冲击全球供应链,南向资金加仓公用事业等防御板块对冲风险。

美股方面,截至本周四,标普500指数上涨0.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1%,道琼斯指数上涨0.8%。宏观方面,标普全球数据显示,美国3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49.8,跌至荣枯分界线之下,低于预期及前值。美国3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54.3,高于预期及前值。美国3月Markit综合PMI初值53.5,亦高于预期及前值。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GDP终值年化环比增速由2.3%上修至2.4%,高于市场预期。第四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升幅则由2.7%意外下修至2.6%。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2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9%,远超预期的-1%,1月数据也被上修至环比增长3.3%,高于此前公布。核心耐用品订单环比上升0.7%,创下自2022年3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不过,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期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主要出于对关税政策的担忧。关税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从委内瑞拉购买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征收25%关税,对所有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关税,并表示汽车关税将是永久的。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此外,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表示希望美联储降息。根据CME美联储利率观察工具,截至3月28日,市场预计5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1.6%,6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8.5%。就业方面,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3月2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4万人,低于前值和预期,前值由22.3万人修正至22.5万人。截至3月15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85.6万,低于前值和预期,前值由189.2万人修正至188.1万人。

A股方面,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0.4%,整周处于横向震荡整理的态势。全周成交量持续低迷,逐日递减,各交易日成交量均低于50日均量水平。市场目前处于升势受阻之中,市场风格转向防御,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持续回调,资金流入低估值红利板块及顺周期方向。后续需重点关注50日均线支撑力度,若该关键支撑位失守,则可能进一步下探。若获得有效支撑,则反弹后的阻力位位于本周三的高点4025.30点。宏观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较去年降幅收窄3.0个百分点,汽车及电器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制造业改善明显。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1-2月,印花税849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238亿元,同比增长58.9%。财政支出方面,2025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96亿元,同比增长3.4%。政策方面,中国央行第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会议表示,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实施降准降息,从宏观审慎角度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研究创新结构性工具。另外,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提到,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

龙头股本周上涨。【港股33】本周平均上涨0.9%,我们的【港股精选】本周下跌1.7% (详情见相应版块)。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来,【港股33】平均上升728.2%,而恒指涨16.7%。

在我们的香港33中表现最好的是三生制药(01530),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股价本周上涨19.0%。当前每股收益评级98,相对强度评级为95,机构流入流出评级A+。

我们的港股市况为上升趋势。

从技术面来看,恒生指数周初短暂站上20日均线,但成交量持续萎缩,显示多头信心不足,上攻动能疲弱。最终恒生指数本周收于21日均线下方,且5日均线下穿21日均线,表明短期市场抛压增强,需警惕后续进一步回调风险。南向资金方面,本周共计净流入371.8亿港元,延续了之前的净流入态势,规模较前期有所上升。综合来看,当前港股市场呈现’政策支撑与外围风险拉锯’特征。尽管国内专项债扩容及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提供底部支撑,但技术面破位叠加外资撤离压力,短期调整风险尚未充分释放。预计短期或延续震荡磨底格局,需关注3月13日低点2319.73点支撑有效性,若南向资金持续发力且外围利空边际缓和,超跌修复动能或逐步积聚。现阶段,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与理性,避免盲目追涨,应优先关注那些业绩超预期且技术形态稳健的个股,以稳健的策略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您对我们的每周评论有什么看法吗?如果您有任何反馈或问题,请随时电邮我们。

注意:以上所有评论信息内容只供教育参考,不应被理解为邀约、招揽,或任何证劵买卖意见及建议。

发布于2025年3月28日

上一篇 : A股市场升势受阻 指数普遍承压

下一篇 : 港股市场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