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本周先揚後抑

恒指跌1.1%

編者註:我們非常感謝你提出寶貴的意見。你的建議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改進產品,使炒股得心應手!

本周,港股市場先揚後抑,恒生指數下跌1.1%,恒生科技指數下跌2.4%。前半周受創新藥政策及消費刺激提振,但後半周受美聯儲降息預期波動、特朗普加征25%汽車關稅及科技股業績分化拖累,外資加速撤離,成交量持續萎縮。國內專項債擴容預期支撐市場,但企業盈利分化明顯,中芯國際營收創新高卻凈利下滑。行業方面,創新藥板塊領漲,黃金避險屬性升溫;AI算力受高盛下調預期壓製,智駕概念逆勢活躍。外圍擾動加劇,美債壓力及關稅沖擊全球供應鏈,南向資金加倉公用事業等防禦板塊對沖風險。

美股方面,截至本周四,標普500指數上漲0.5%,納斯達克指數上漲0.1%,道瓊斯指數上漲0.8%。宏觀方面,標普全球數據顯示,美國3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49.8,跌至榮枯分界線之下,低於預期及前值。美國3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54.3,高於預期及前值。美國3月Markit綜合PMI初值53.5,亦高於預期及前值。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GDP終值年化環比增速由2.3%上修至2.4%,高於市場預期。第四季度核心PCE物價指數升幅則由2.7%意外下修至2.6%。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2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初值0.9%,遠超預期的-1%,1月數據也被上修至環比增長3.3%,高於此前公布。核心耐用品訂單環比上升0.7%,創下自2022年3月以來的最大月度增幅。不過,經濟學家們普遍預期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將放緩,主要出於對關稅政策的擔憂。關稅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從委內瑞拉購買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征收25%關稅,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征收25%關稅,並表示汽車關稅將是永久的。相關措施將於4月2日生效。此外,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表示希望美聯儲降息。根據CME美聯儲利率觀察工具,截至3月28日,市場預計5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11.6%,6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58.5%。就業方面,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3月22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22.4萬人,低於前值和預期,前值由22.3萬人修正至22.5萬人。截至3月15日當周,續請失業金人數為185.6萬,低於前值和預期,前值由189.2萬人修正至188.1萬人。

A股方面,本周滬深300指數下跌0.4%,整周處於橫向震蕩整理的態勢。全周成交量持續低迷,逐日遞減,各交易日成交量均低於50日均量水平。市場目前處於升勢受阻之中,市場風格轉向防禦,前期領漲的科技板塊持續回調,資金流入低估值紅利板塊及順周期方向。後續需重點關註50日均線支撐力度,若該關鍵支撐位失守,則可能進一步下探。若獲得有效支撐,則反彈後的阻力位位於本周三的高點4025.30點。宏觀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109.9億元,同比下降0.3%,較去年降幅收窄3.0個百分點,汽車及電器行業利潤大幅增長,製造業改善明顯。財政部數據顯示,2025年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856億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國稅收收入36349億元,同比下降3.9%;非稅收入7507億元,同比增長11%。1-2月,印花稅849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238億元,同比增長58.9%。財政支出方面,2025年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096億元,同比增長3.4%。政策方面,中國央行第一季度貨幣政策例會,會議表示,將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擇機實施降準降息,從宏觀審慎角度關註長期收益率變化,研究創新結構性工具。另外,財政部發布2024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報告提到,2025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提高財政赤字率;二是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三是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精準投放;四是持續用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五是進一步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強地方財力、兜牢「三保」底線。

龍頭股本周上漲。【港股33】本周平均上漲0.9%,我們的【港股精選】本周下跌1.7% (詳情見相應版塊)。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來,【港股33】平均上升728.2%,而恒指漲16.7%。

在我們的香港33中表現最好的是三生製藥(01530),該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生物製藥企業。股價本周上漲19.0%。當前每股收益評級98,相對強度評級為95,機構流入流出評級A+。

我們的港股市況為上升趨勢。

從技術面來看,恒生指數周初短暫站上20日均線,但成交量持續萎縮,顯示多頭信心不足,上攻動能疲弱。最終恒生指數本周收於21日均線下方,且5日均線下穿21日均線,表明短期市場拋壓增強,需警惕後續進一步回調風險。南向資金方面,本周共計凈流入371.8億港元,延續了之前的凈流入態勢,規模較前期有所上升。綜合來看,當前港股市場呈現’政策支撐與外圍風險拉鋸’特征。盡管國內專項債擴容及南向資金持續凈流入提供底部支撐,但技術面破位疊加外資撤離壓力,短期調整風險尚未充分釋放。預計短期或延續震蕩磨底格局,需關註3月13日低點2319.73點支撐有效性,若南向資金持續發力且外圍利空邊際緩和,超跌修復動能或逐步積聚。現階段,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與理性,避免盲目追漲,應優先關註那些業績超預期且技術形態穩健的個股,以穩健的策略靈活應對市場波動。

您對我們的每週評論有什麼看法嗎?如果您有任何反饋或問題,請隨時電郵我們。

注意:以上所有評論信息內容只供教育參考,不應被理解為邀約、招攬,或任何證劵買賣意見及建議。

發佈於2025年3月28日

上一篇 : A股市場升勢受阻 指數普遍承壓

下一篇 : 港股市場呈現先揚後抑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