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漲2.3%
編者註:我們非常感謝你提出寶貴的意見。你的建議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改進產品,使炒股得心應手!
本周,港股市場受多重因素交織影響,呈現震蕩走勢,周五因耶穌受難日休市壹天。其余四個交易日,恒生指數累計上漲2.3%,恒生科技指數則微跌0.3%。消息面上,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宣布豁免部分對等關稅,涉及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短期提振市場情緒。中國2025年壹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增長6.9%,增強市場對中國經濟韌性的信心。政策層面,中國政府多部門聯合印發通知,組織“購在中國”系列活動,海南省發布提振消費方案,內需股如零售、休閑用品等集體活躍。然而,利空因素亦不容忽視:特朗普暗示可能對半導體等行業征收新關稅,引發相關板塊走勢反復;科技股表現分化,部分個股因市場情緒波動出現下跌;地緣政治因素亦增加市場不確定性。
美股方面,本周五為耶穌受難日,休市壹天。截至本周四,標普500指數下跌1.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6%,道瓊斯指數下跌2.7%。宏觀方面,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3月零售銷售環比大幅上漲1.4%,創兩年多來最大漲幅;銷售額同比增長4.6%,為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數據顯示消費者在面對關稅調整預期時,正加速消費行為。分項數據顯示,報告跟蹤的13個類別中有11個出現增長。其中,汽車銷售錄得兩年來的最大增長。剔除汽車後,銷售環比增長0.5%,高於預期的0.4%。關稅方面,美國白宮宣布將對華商品加征的關稅總稅率上調至145%,並臨時豁免部分電子產品關稅。中國反制後,白宮宣布進壹步對醫療用品加征245%關稅,並動態調整豁免清單。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表示,關稅對通脹影響可能更持久,稱關稅水平甚至超出美聯儲上端預期,並強調美聯儲不會因市場波動降息或救市。根據CME美聯儲利率觀察工具,截至4月18日,市場預計5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增加至90.9%。就業方面,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4月12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21.5萬人,為2025年2月8日當周以來新低,低於前值和預期,前值由22.3萬人上修至22.5萬人。截至4月5日當周,續請失業金人數為188.5萬,高於前值和預期,前值由185.0萬人下修至184.4萬人。
A股方面,滬深300指數本周上漲0.6%,呈現窄幅震蕩格局。成交量方面,全周五個交易日成交量持續萎縮,日成交量均低於50日均量水平。當前市場處於嘗試反彈階段,技術面以200日均線為支撐,3843.4-3782.0點的跳空缺口形成上方壓力位。宏觀層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壹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達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個百分點。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較1-2月增速提升,比2024年全年增速提升0.7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較2024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金融數據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5年壹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5.18萬億元,同比多增2.37萬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26.06萬億元,同比增長7%;狹義貨幣(M1)余額11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6%;流通中貨幣(M0)余額13.07萬億元,同比增長11.5%。3月末,M2-M1剪刀差為5.4個百分點,較2月收窄1.5個百分點。壹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12.99萬億元。進出口方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3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增長12.4%,進口同比下降4.3%。壹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6.13萬億元,增長6.9%;進口4.17萬億元,下降6%。消費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940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較1-2月加快1.9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8%。
龍頭股本周下跌。【港股33】本周平均下跌5.0%,我們的【港股精選】本周下跌6.6% (詳情見相應版塊)。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來,【港股33】平均上升685.7%,而恒指漲4.2%。
在我們的香港33中表現最好的是卓越教育集團(03978),該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教育服務機構。股價本周上漲18.2%。當前每股收益評級84,相對強度評級為92,機構流入流出評級A+。
我們的港股市況為嘗試反彈。
從技術面來看,恒生指數本周延續反彈趨勢,成功收復100日均線這壹關鍵中期指標,但成交量持續萎縮,日成交量均低於50日均量線。當前市場處於嘗試反彈階段,100日均線提供短期支撐,22638.2-21603.5點的跳空缺口形成上方壓力位。南向資金方面,本周共計凈流入231.85億港元,延續凈流入態勢,但單周凈流入規模較前幾周顯著下降。綜合來看,短期內港股市場或維持震蕩格局,投資者需密切關註美國關稅政策動向、中國經濟數據及地緣政治風險。現階段,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理性,避免盲目追漲,應優先關註那些業績超預期且技術形態穩健的個股,以穩健的策略靈活應對市場波動。
您對我們的每週評論有什麼看法嗎?如果您有任何反饋或問題,請隨時電郵我們。
注意:以上所有評論信息內容只供教育參考,不應被理解為邀約、招攬,或任何證劵買賣意見及建議。
發佈於2025年4月17日